|
绩效考核 >> 绩效评估专家:绩效工资改革中确立评价机制尤为重要(图) 发布时间:2009/9/4 专家:绩效工资改革中确立评价机制尤为重要(图)作者:吴鹏 | 来源:中新网 | 时间:2009-09-03据新华社电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10月1日起,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会议指出,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第一步从2009年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清理规范津贴补贴 会议明确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一是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二是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三是分级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四是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 会议确定,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保障,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会议强调,实施绩效工资涉及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工作任务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切实解决好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平稳进行。 事业单位实施 绩效工资三步骤 1 2009年1月1日起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 2 从10月1日起,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 3 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 连线北京 社区医生绩效挂钩居民健康 北京下一步拟在社区推出健康管理合同 本报讯 (记者魏铭言)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昨天表示,北京将逐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者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绩效和服务质量挂钩。 为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开始对全市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市、区两级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固定的财政拨款额度是每人每年4.1万元(其中3.5万为基本工资福利,6000元为岗位绩效奖励),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医疗服务和卖药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保证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收入,与药品销售收入脱钩。 “(基层医卫机构)吃皇粮”的做法如果没有相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就会失去效率,也会影响服务质量。”方来英介绍,在北京下一步的医疗卫生改革中,拟实现社区全科医生与辖区内的居民签订健康管理合同,成为居民真正的“家庭医生”。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资,将按照“家庭医生”服务的合同人数,合同约定的落实情况来考核发放。居民如果觉得全科医生服务不好或水平不行,可以解除“合同”,改跟别的全科医生签约。 - 专家说法 医疗机构“绩效”该怎么计算? 陈竺提出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居民满意度四指标 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关系到绩效工资改革的公平性。 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在“2009年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要根据考核结果发放,遏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合理的趋利行为,严禁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 他说,要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社区门急诊数量占区域门急诊总量的比例,以及次均门诊费用等列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昨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改专家向本报表示,绩效工资改革中,如何确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尤为重要,但是在“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居民满意度”四项指标中,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很难有量化的指标,干得好和坏很难衡量,而如果要有严谨的方法来调查“居民满意度”,则可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最后,服务数量可能会成为衡量基层医生工作量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标准。 记者 吴鹏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欢迎投稿 您是第 905035 位来访者 |
北京志帆兴业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09 - 隐私权政策 京ICP备09077782-1号京公网安备110106005380 联系电话:010—51319686 51319668 传真:010—51319668 邮箱:chinahrgl@126.com |